目前,市场上数目巨大的玉雕作品让人眼花缭乱,除去旅游艺术品和装潢陈设玉器不论,仅就可供收藏的玉雕作品而言,高下之间,无论选料、雕工、创意都相去甚远。而一般玉雕作品与玉雕艺术精品二者价值也无法相比。现代玉雕的投资重点应该放在当代名家作品上,特别是名家的艺术精品。因为名家的作品用料好、雕工精、创意新,较普通玉雕作品更有收藏价值,也具有更大的投资价值。收藏和田玉,很多人从文化和投资角度来看待,如何理解和投资当代玉雕艺术品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
那古代老和田玉雕件鉴定应当从何入手?凡是失去了出土地点,无法辨认伴出的器物和原生环境,以及传世的古玉器都需要鉴定时代。鉴别古玉器真伪并确定其时代归属,有以下途径:
①掌握时代风尚和作品风格。选择考古发掘品作为标准器,有助于解决传世品断代。在无发掘品可以对比时,就需长期累积目鉴经验,掌握玉器各个时代的风格和发展演变脉络。辨明某种器物产生的上限和被取代的下限,鉴定家鉴定年代时才会胸有成竹。例如商代动物形玉雕,能够运用写实和夸张等造型手法,制造出很多杰出的作品。一般商墓出土佩玉多为扁平状的平浮雕,但发展到妇好墓,出土的是造型比较复杂的圆雕。西周动物形佩玉,多雕出动物的外轮廓,宛如剪影。春秋战国时期,扁平状动物佩玉大为减少,代之而兴的是成组佩玉。佩玉不但相互连属,有一定组合,而且讲究形象和色泽的对称。战国时期佩玉的纹饰日趋繁缛,线条多卷曲相连,与商周前期纹饰迥然不同。到了汉代,使用玉材经过严格挑选,质地温润,洁白无瑕。另外,封建统治者对传统的礼器重视程度减低,而以生前拥有的贵重的生活实用品和死后葬玉的多寡,来衡量他们社会地位的尊卑高下。战国两汉盛行的谷纹、蒲纹,在汉以后全部消失,到北宋后期仿古之风兴起时才重新出现。上述例证说明,随着时代风尚的变化,玉器制作都留下了时代的烙印。
②从工艺上着眼。因雕工与工具及工匠的师承习惯有关,最易于无意中透露出时代风格。如:新石器时代玉璧、玉琮,孔为两面钻,对接处微有偏移,形成台痕,玉器上的钻孔,孔外径大,越往里边直径越小。同时,器表面留下绳锯加工时在两边下垂的弧线痕,商代则为金属直锯加工留下的直线痕。红山文化玉器表面喜用磨薄边缘,中心打洼的加工手法。商代多用双钩隐起的阳线装饰细部,线条随造形的曲度弯转。西周玉雕形成一面坡的独特作法。战国玉器琢玉工具有较大改进,玉器表面磨出玻璃光泽,而且显得锋芒毕露。汉玉纹饰中有细如发丝的阴刻线,习称“游丝刻”,并在玉兽、玉鸟某些部位上饰细阴刻短平线,这是汉玉中极有时代特征的制作技巧。宋、辽、金玉雕中常见一种深层立体镂雕手法,用此类手法制作的玉器有玉佩、炉鼎等。到明代,改深层立体镂雕为上下不同图案的双层镂雕,如玉带饰。明代雕琢立形器物,对侧面、内膛、底足不甚注意。清代则平整规矩,作工考究,一丝不苟。
金刚伏魔近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爆,和田玉价格飞涨,和田玉收藏热、投资热持续升温。玉雕行业的发展也更为迅猛,兼具深厚历史底蕴和现代理念的玉雕作品,深受和田玉爱好者和收藏家青睐,在海内外已享有盛誉,拥有一大批忠实拥护者。
当代玉雕值不值得收藏,还有没有继续上涨的潜力?怎样收藏投资当代玉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继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我国玉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认为老玉的艺术价值远远大于新玉,这是片面的认识。
首先,玉料并无新老之分,玉矿的形成在上亿年,玉料都是老的,只是加工成玉器的时代不一样,因此,无论老玉还是新玉都值钱,老玉古朴大气,具有相当高的文化历史价值。其次,从美观程度来说,新玉又超过老玉,而且由于现代工具的使用,使玉雕工艺产生了质的飞跃,也带动了玉雕艺术的进步。所以说,现代玉雕艺术并不比古代弱。
在新玉中,哪些作品最有收藏价值?
收藏当代玉雕艺术品,首先要了解玉雕艺术品与其他形式的艺术品相比有哪些优势。玉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传承也最为久远,玉文化是中国文明史的缩影,玉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用玉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绵延到现在说明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玉见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这也是玉的价值依托所在。玉坚固耐久、表面细腻、质地坚硬、不易受风化侵蚀,对保存条件要求低,便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