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翡翠王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400-629-1314 | 批发/货源咨询请加微信:jaadeevip

思想创新的玉雕师才是我们推崇的艺术创作者 在玉雕界玉雕的好坏评判不能因地而论

19-01-17    浏览:155次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对于那些不熟悉南阳的人,提及南阳,或许要借助诸葛亮《出师表》的这就话,才会有一个“似曾相识”的感知。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西南部,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汉六大都会之一,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南阳玉雕产业,经过历史的文化积累与当代的蓬勃发展,已成为南阳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提到玉雕创作,多少人都提及苏州玉雕为代表,南阳玉雕就这样被一笔带过,在目前活跃的中国玉雕大师中有很多优秀的南阳人也都活跃在玉雕界。南阳玉雕的历史发展对整个玉雕界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所以,今天玩转和田玉用文字记录那段文化名城的玉雕历史。

从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在中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勤劳的先民就开始琢玉,玉文化由此在中原大地上萌芽,并融入中原文化的血脉之中。到汉代,特别在西汉时,南阳玉雕就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现在独山脚下的沙岗店,还留有汉代“玉街寺”的遗址。唐宋以后,南阳玉雕逐步由原来单纯作为贡品供达官贵人观赏享用,发展成为既有装饰品,悠悠生活器皿。明清时期南阳玉雕品种已十分丰富。清代以后,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特别是21世纪以后,产业得到扩大,现在南阳已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在我们生活里一说到玉石,总会让人联想到和田玉,似乎玉石就是用来指代和田玉,其实不然,我们常见的玉石还有很多种,有的可以买一辆车,有的却可以换一套房!

独山玉是我国的四大名玉之一,有南阳翡翠之称,现在普遍被用来制作玉雕,产自河南南阳独山,产地唯一,所以才被称为是独山玉。独山玉是蚀变斜长岩,主要矿物成分除了斜长石还有黝帘石、绿帘石、透闪石、绢云母、黑云母和榍石等。独山玉的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色泽斑驳陆离,有绿、蓝、黄、紫、红、白六种色素。

微信图片_20180706100708.jpg

最重要的是独山玉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独山玉就被开采使用,而独山玉玉雕更是中国传统玉雕文化的起源之一。在河南的殷墟遗址中,发现了数十件独山玉玉器,足以看出独山玉悠久的历史。在过去,独山玉还是一种廉价的玉石,但是由于过度开采,独山玉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境地,但是由于国家对于独山玉的开采实施了保护,独山玉的产量在迅速下降,价格也随着水涨船高,而且未来的前景也十分乐观!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南阳玉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深受中原文化影响,与其他地域玉雕存在着既同化、又异化的个性特征。它秉承了京、津派雄浑豪迈的气度,又吸收苏、扬派婉约细腻的风格。在博彩众长之后进行融会贯通,最终自成一色。并且能够与时俱进,既遵循中原文化的传统艺术精神,又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前进。在这种博彩众长,融会贯通的艺术精神的指导下,一件件艺术珍品在南阳不断问世。岫玉《九龙花熏》为国家级珍品,陈列玉人民大会堂河南厅;

独玉“鹿鹤同春”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双层大型转动翡翠花熏《哪吒闹海》巧用浮雕、透雕、镶嵌技术,玲珑剔透,荣获轻工部工艺美术“百花奖”;另有独玉《姜子牙封神》、《万里长城》、翠玉《麻姑献寿》等270多件工艺精品屡获殊荣。“中国玉雕之乡”已成为南阳的一张名片。其中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18人,省工艺美术大师和玉石雕刻大师150余人。这其中有吴元金、仵应汶、仵海洲、王玉敬、魏玉忠等名家大师,也有刘晓强、刘国皓、孟庆东、范同生、赵显志、侯晓峰等中坚力量,更有一批优秀的80、90后的玉雕新秀。在历届玉雕界的奖项中可以看到他们的作品。

范同生、赵显志、侯晓峰这三位大师交情深厚,本是高中同学,范大师和赵大师更是有初中同学的缘分,二十多年前,他们的一位师兄到了苏州,给赵显志写了一封信,劝说他到苏州来做玉雕学徒,在赵显志犹豫不决时,范同生极力“怂恿”他去见识见识江南工巧。不久,在苏州的赵显志“召唤”老同学同来苏州,范同生去后不久,又将同学侯晓峰带去了苏州。从此,三位出身中国玉雕之乡的青年开始接受苏州工巧的试炼,学习与镇平玉雕完全不同的“苏作”工巧,

范同生的作品复古而不泥古,古中见新;赵显志以俏雕见长,不拘原料,常常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侯晓峰人称“侯弥勒”,人物件尤其是弥勒,在弥勒遍布的玉雕界独具一格。范同生的“文同轩”,赵显志的“大赵”,侯晓峰的“一户侯”现在都是苏州,乃至全国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在玉雕界玉雕的好坏评判不能因地而论,每个地方都有优秀的创作者,只有潜心创作、思想创新的玉雕师才是我们推崇的艺术创作者,同时也希望在南阳这块肥沃的土壤上走出更多有思想的玉雕师,为南阳玉雕形象添彩再造辉煌。了解更多和田玉资讯、新品信息,玉器世家,愿以玉会友,广交天下玉友!

                                    

  • 和田玉的薄意雕刻艺术面世较晚,只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从浮雕技法中逐渐衍化而来的。印章石材的表面有时难免会有一些裂痕、砂格或不纯的色块、斑纹,即便是田石、水坑冻之类之类名贵石品也难求纯洁无暇。倘若这些瑕疵...

    浏览:204次 评论:0
    2019-06-13 17:18

©2008-2018 云南翡翠王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www.jaadee.com)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滇ICP备17010415号-2

滇公网安备 53310202533232号

工商注册号: 533102100010883

公司地址:云南省瑞丽市金星石木文化城15栋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