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国学大师张宗祥先生逝世50周年。8月16日,为纪念这位曾经的西泠印社社长、浙江图书馆馆长,“崇文载学·铁如意”张宗祥个展,将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西泠印社、浙江图书馆、浙江美术馆、海宁市人民政府联手,再现这位大家的艺术和学术全貌。
和去年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的西泠印社七任社长联展不同,这一次张宗祥的个展,内容更为丰富,也更“人性化”,观众将能在许多场景重现的展馆里,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的生活工作状态,而他那柄传说中的“铁如意”,也将亮相。
这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是位于9号展厅的“永恒的铁如意”专区。观众将会看到仿制于海宁故居的铁如意馆正立面实景,还原书房的原貌,以及那柄著名的“铁如意”实物。
“铁如意馆主”是张宗祥的别号,他曾经买了一把铁如意,这如意原来的主人是崇祯年间的举人周宗彝。清兵入关时,他以铁如意为武器,带领乡人血战。一直仰慕他的张宗祥千方百计找到了这柄散失在民间的铁如意,并以“铁如意馆”为书斋名。抗日战争中,他辗转北京、汉口、重庆等地,铁如意一直带在身边。
这次展览,观众终于能见到这柄铁如意的真身了,还附有张宗祥的《说如意》一文。
展览里还有一件宝贝,是张宗祥写的文天祥“江心寺”碑原稿。
1961年,张宗祥应温州市文物部门之邀,题写“江心寺”诗,后来刻成碑,立于温州江心屿的文信国公(文天祥)祠内。书坛公认张宗祥“思想健康,字画都是宝”,而他自己最得意的一件,就是晚年这幅诗碑。
这个展厅还有张宗祥使用过的文房、棋盘、衣物和家人的合影照片,以及大女儿张珏的《我的爸爸》一文和“《人生无百岁》自作诗”书法放大图片一件。
张宗祥作为国学大师,是一位全才。
走进8号厅,观众会看到先生生前工作过的孤山老图书馆的正立面实景,模拟出先生的工作场景。
张宗祥有句名言,叫“著书不如抄书”,他把抄校古书作为毕生事业,展板展示其手抄六千卷的书目(经、史、子、集四类),展柜内展示部分先生抄校的孤本、善本。
张宗祥同时还是一位中医大家。他所开药方原件,和中医学著作都将被展示出来。
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是张宗祥的一大功绩。1922年,张宗祥任浙江省教育厅长,次年出面组织文澜阁《四库全书》补抄工作,这次补抄到1926年结束,共补抄阙书211种,4497卷,2046册;校正丁氏抄本中的213种,5610卷,2251册;重抄了577页。
这场大工程,被称为“癸亥补抄”。补抄的资金全部向浙江籍人士募集,这为抗战胜利后,文澜阁《四库全书》安然返回杭州埋下伏笔。
在这次展览中,大家会看到张宗祥对抄补文澜阁书事的自记(选自《冷僧自编年谱》),以及部分文澜阁《四库全书》,这些内容可以说是浙江图书馆的“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