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云南瑞丽传统翡翠市场正遭遇寒冬”。实际上,受经济大环境与玉雕行业发展瓶颈等综合因素影响,越来越多的玉雕师们也在谋求转型之路。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翡翠电商领军品牌翡翠王朝旗下玉雕界的数据显示,诸如把玩件、挂坠等名家创作的玉雕小品正逆市走红。“小品”一词源于佛教,通常指篇幅短小,语言简约的佛经节本。而在玉雕行业,也出现了这样一类作品,它们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体量小,以挂件、小把件、小型摆件为主。其设计具独创性,出自名家之手,富有人文气息和艺术价值。去年以来,受全国经济形势以及产业发展的影响,传统玉雕师市场上体量大、价格昂贵的大摆件从市场反应看已进入寒冬。据走访调查,无论是云南瑞丽,还是广东四会、平洲,传统玉雕师设计创作的大摆件,在市场上反应平平。“大型作品一般用来评奖,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市场认可的还是价位比较适中的,可随身携带的小品类玉雕作品。”据云南资深玉雕师介绍,这样的现象反应出的不仅仅是大环境所引起,归根结底还是玉雕产业需要升级转型,玉雕创作理念需要突破等行业问题。云南瑞丽青年玉雕艺术家朱芳妤是一位标准的80后。2010年大学研究生毕业后,专业设计的她就扎根瑞丽,以年轻人喜爱的时尚翡翠首饰为专研方向。“这两三年里,我主要做小件,即玉雕小品。我对玉雕小品的要求就是年轻人喜欢,艺术性强,材质本身有特点并结合好的创意与工艺加以创作。”朱芳妤说,与时代接轨的玉雕小品一经推出,顾客们十分喜欢,经常有老顾客介绍新顾客光顾。朱芳妤认为,除了价格实惠,玉雕小品走红市场的根源还是在于其独特的设计创意。在广东平洲,这个以批发手镯闻名全国的翡翠集散地,扎根着一大批玉雕师。玉雕艺术家陈义是当地比较有名的玉雕师之一。谈及当下市场,陈义坦言,翡翠市场的确受到了波及。“以前,一些购买翡翠的房地产企业老总会向我们购买大量翡翠摆件,大部分是拿来送礼,个人收藏
在广东平洲,这个以批发手镯闻名全国的玉器集散地,扎根着一大批玉雕师。玉雕艺术家陈义是当地比较有名的玉雕师之一。
谈及当下市场,陈义坦言,翡翠市场的确受到了波及。“以前,一些购买翡翠的房地产企业老总会向我们购买大量翡翠摆件,大部分是拿来送礼,个人收藏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现在全国反腐形势严峻,翡翠摆件从去年就十分难销。”
“我的策略就是对原材料进行调整。”陈义称,早在前年,鉴于翡翠饰品价格一路攀升,他预见价格顶峰即将到来,便已经着手尝试采用玛瑙、南红等其它更便宜的玉石材料进行创作。与此同时,陈义在设计风格上也进行了大胆创新,充分运用俏色雕。
“如果说以前的作品大多是工艺品,那么现在我更着重突出作品的艺术性,比如把绘画中的虚实意境运用到玉雕创作中,加以价格上的调整,这样的作品很受青睐。”陈义说,这两年,他走访了许多传统市场,玉雕摆件几乎呈遇冷趋势,而注入了艺术元素的玉雕小品则很受文化人喜欢,价位多在几千元到3万元之间的玉雕小品展现的文化雅韵广受都市白领、大学老师、教授追崇,市场销量十分乐观。
瑞丽青年玉雕艺术家朱芳妤是一位标准的80后。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专业设计的她就扎根瑞丽,以年轻人喜爱的时尚翡翠首饰为专研方向。
“这两三年里,我主要做小件,即玉雕小品。我对玉雕小品的要求就是年轻人喜欢,艺术性强,材质本身有特点并结合好的创意与工艺加以创作。”朱芳妤说,与时代接轨的玉雕小品一经推出,顾客们十分喜欢,经常有老顾客介绍新顾客光顾。
朱芳妤认为,除了价格实惠,玉雕小品走红市场的根源还是在于其独特的设计创意。
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现在全国反腐形势严峻,翡翠摆件从去年就十分难销。”为了应对市场变化,陈义着手尝试采用玛瑙、南红等其它更便宜的玉石材料进行创作,并在设计风格上进行大胆创新,充分运用俏色雕。“如果说以前的作品大多是工艺品,那么现在我更着重突出作品的艺术性,比如把绘画中的虚实意境运用到玉雕创作中,加以价格上的调整,这样的作品很受青睐。”陈义说,这两年,他走访了许多传统市场,玉雕摆件几乎呈遇冷趋势,而注入了艺术元素的玉雕小品则很受文化人喜欢,价位多在几千元到3万元之间的玉雕小品展现的文化雅韵广受都市白领、大学老师、教授追崇,市场销量十分乐观。来自我国翡翠电商领军品牌翡翠王朝旗下玉雕界的数据显示,当前市场大环境下,玉雕小品逆市走红已是不争的事实。翡翠王朝创始人杨牧仁介绍,为主动拥抱市场,翡翠王朝今年重金打造了我国首个玉雕名家线上展销平台“玉雕界”,今年新年大促翡翠王朝更是推出了我国首个玉雕大师小品专场。上文中的陈义、朱芳妤以及李牧祥、李少飞等国内著名玉雕大师已纷纷和翡翠王朝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作品线上展卖。这些出自名家的玉雕小品刚刚上线,就受到市场热捧,如广东玉雕师刘庆峰作品刚刚上线,两天内就有7件精美的玉雕小品被抢购一空。“玉雕收藏市场已经进入了玩文化创意的时代,名家玉雕小品是收藏趋势,我们与玉雕大师合作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杨牧仁说。玉之王者 翠名满天下
国人一直把玉认为是光荣和幸福的化身,一些外国学者更是把玉视为中国的“国石”。在记载中,中国是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广泛的国家,辽宁阜新市查海遗址出土的透闪石软玉玉块,距今约8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所知道的最早的真玉器,在有文字记载的周朝(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已开始用玉做工具。当然关于玉石,最著名的还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 “和氏璧”的故事。
而玉石之于云南,无疑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代表,古语有云,“石之美者为玉,玉之王者为翠。”这翠指的就是翡翠,提及翡翠无疑与云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玉出云南一说主要说的就是翡翠。关于翡翠名称来源,主要得自翡翠鸟,因为这种鸟雄的羽毛红艳,叫翡鸟;雌的羽毛鲜绿,叫翠鸟,翡翠的颜色极像这两种鸟的羽毛,因而得名。
由于翡翠的产生条件十分苛刻,所以至今为止,在世界的6个国家发现了翡翠,即缅甸、日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危地马拉和美国,其中以缅甸所产的翡翠品质最高。而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看,翡翠的出产地历史上曾属中国的版图与云南接壤。缅甸在古中国时称朱波,汉谓之掸,唐谓之骠,元谓之缅,肃封为藩属。《云南北界堪察记》中曾记述,在缅甸新店大盈江东岸瑞亨山顶发现明代一块“威远营碑”,中镌刻“威远营”三个大字,右镌刻“大明征西将军刘筑坛誓众于此”。这一碑文的出土无疑证实了昔日翡翠产地一带的疆土归属确系中国。
据记载,翡翠最为繁荣昌盛的时代就是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当时国家昌盛,社会稳定,人民富裕,对翡翠需求一直很大,加之清宫对翡翠的喜爱,云南就一直是翡翠玉石的原料集散地和加工地,促进了云南玉雕业空前繁荣,玉雕成为云南的传统加工业。而从明代至抗日战争后期的近500年间,缅甸开采的玉石料几乎全部通过腾冲。有一度腾冲的玉石交易约占全世界玉石交易的八、九成。而在清代,大量玉石汇集腾冲后,一部分就地打磨加工,一部分向东经大理运达昆明加工,再远销内地和沿海。正是有了这些历史文化的依据,“玉出云南”的说法也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