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镯   吊坠   戒指   挂件   摆件

古代戒指图片赏析 在古代戒指都有些什么含义

导读

《诗经•豳风•伐柯》中有诗曰:“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意思是,想娶妻结婚没有媒人可不行。在古代礼仪著作《仪礼》中,对结婚过程已经有了明确规定,即“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正文

相比之下,同样作为中国传统饰品的指环,则明显被冷落了。要知道,魏晋时戒指的婚恋功能就已经传入中原,可是这个“胡俗”并没有像胡舞、胡乐等其他西域文化那样融入中原文化,发展成一种延续不断的婚姻习俗。这背后的原因,大概有四个:

一是中国人的定情信物,多取自自然环境,少有精雕细琢的物品。比如浪漫的红叶、红豆,或是随身的佩玉、香囊,一旦交予对方手中,这本是寻常的物品便不再平凡,倘若香囊内还装有一缕割下的青丝,那便是寄托终身最笃定的誓言。

古代戒指图片赏析——

戒指图片

在古代戒指都有些什么含义?我们来看一个唐代的故事,相传唐时有一位名叫于佑的书生,在皇城外的御河旁拾到一片从宫墙内漂出的红叶,上有诗一首:“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红叶谢,好去到人间。”于佑如获至宝,也拾起一片落叶,回了两句诗:“曾闻叶上红怨题,叶上诗题寄于谁?”放在河里漂回。于佑最终娶到了那位写诗的宫女,传为千古佳话。他们的定情信物,便是一片红叶。

二是中国古代的青年男女很少有直接表达自己情爱的机会。《诗经•豳风•伐柯》中有诗曰:“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意思是,想娶妻结婚没有媒人可不行。在古代礼仪著作《仪礼》中,对结婚过程已经有了明确规定,即“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每一礼,都需要中间人来完成,并不给新婚男女直接见面的机会。

三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并不是男女个人的私事,而是家族、宗族的大事,男女两家要交换的重要“信物”,是婚书和聘礼。也正因为这样强大的、顽固的婚姻礼制,使古代人对爱情一向隐晦,不事张扬。即使男女双方有情,也是极私密的事,那些以贴身的玉佩、荷包、绢帕作信物联系一双恋人的故事,我们也只能在戏曲中有所见识。这些故事可以说都是古代中国人对男女自由恋爱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生活中婚姻状况的无奈。

四是古代中国宫廷,女性戴戒指是用以记事,戒指是作为一种“禁戒”、“戒止”的标志。当时皇帝有三宫六院,在后宫凡被皇帝看上者,宦官就记下她陪伴君王的日期,并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银戒指作为记号。当她妊娠时,宦官就给她戴一枚金戒指在左手上,以示戒身。

直到近代,自由恋爱的观念进入中国,西方的婚姻形式、婚恋文化影响了中国人,教堂式的婚礼、在神父主持下戴上神圣的戒指表示终生相爱相依的程序,也才吸引了中国人的目光。这时的戒指,这枚小巧精美的金石饰品才终于取代了玉佩、香囊,逐渐成为中国人光明正大的婚恋信物。

在线问答交流(不用登陆,免费鉴宝)

提问要求:
  1)请在阳台、窗户边的自然光下拍照;不能在室内灯光下拍照,灯光会导致玉石变色;
  2)图片必须清晰明亮、请传三张图;
  3)需要说明尺寸大小、也可以使用硬币做参照物。

    (←添加图片)
    马上发表
    最新问答

    关于【戒指图片】文章推荐

    珠宝玉石免费鉴宝 扫描下载APP
    行家免费咨询 雨芳:nhzm004

    广告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