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镯   吊坠   戒指   挂件   摆件

以玉养德 浅析诗经里的玉文化

导读

从古至今,中国人爱玉,以玉比德,以玉养德,不只是因为它外在的美,而是因为透过它的钻研之美闪烁出一种深刻的内涵。人们佩玉在身,是为了自勉,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如玉般的谦谦君子。

正文

作为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一的玉文化,自古以来都为人们所推崇,所赞扬。自古代起,玉因其自身的外观,材质等特质也被赋予了除了观赏性以外的象征性意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收入诗歌305篇,其中关于玉的记载有近40处,例如“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翻译成白话文说的是:这位君子,就像经过切、磋、琢、磨的玉石一样文雅。意思是君子之美是经过高度的人生修行获得的,人就像美玉一样,需要经过磨砺。表达了一种崇高的哲学思想,人生的修炼就如玉器的磨砺,在磨难中方能得到灵性的升华。

玉文化

所以“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佩玉成了君子有德的标志,玉质佩饰也就成了显示身份与教养的标记。

“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意思是那位意中人,仪表堂堂美如玉。仪表堂堂美如玉,王公贵族哪里能比得上?这里将意中人比作美玉,喻其美好和温润的形象。

玉之美,温润晶莹,色泽典雅,肌理清澈,“白茅纯束,有女如玉”以玉言女子之美,玉之美便不是一种特殊的工艺审美对象之美,而成了美的标准,因此当我们见到俊男倩女,被他们的美艳惊呆了,不知如何言说,只好说他们“如玉”。

《子矜》“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充分显示出对情人剪不断的幽思,只能依靠“青青的子佩”来传达自己对爱情的不渝忠贞情怀。

玉的社会功能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在发生着变化。史前时期,玉器在原始宗教方面的功能尤显突出。在商都玉器的来源中,有一部分可能是方国贡奉之物。周代,佩玉盛行。

玉文化

从《诗经》来看,佩玉还用于社会交往,佩玉载德,以玉赠人,不仅是重礼,也是以已之德待人的一种表示。玉为山川之精英,是大地之造化。玉有圭璋之制,天下通达,是德之行也,君子贵之,故得天下之道也。在这里玉就代表德,德就物化为玉,玉德就成为文明社会发展的精神之柱。

今天所谓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来比拟崇高人格,庄严情操,仍然是中国知识分子和文艺家所经常运用的文艺形式的情感符号。

总之,从古至今,中国人爱玉,以玉比德,以玉养德,不只是因为它外在的美,而是因为透过它的钻研之美闪烁出一种深刻的内涵。人们佩玉在身,是为了自勉,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如玉般的谦谦君子。

在线问答交流(不用登陆,免费鉴宝)

提问要求:
  1)请在阳台、窗户边的自然光下拍照;不能在室内灯光下拍照,灯光会导致玉石变色;
  2)图片必须清晰明亮、请传三张图;
  3)需要说明尺寸大小、也可以使用硬币做参照物。

    (←添加图片)
    马上发表
    最新问答

    关于【玉文化】文章推荐

    珠宝玉石免费鉴宝 扫描下载APP
    行家免费咨询 雨芳:nhzm004

    广告专题